簡單地講,瘤胃降解蛋白(RDP),就是可以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(降解)的那部分飼料蛋白質。降解的產物是氨、肽類和氨基酸等小分子含氮物,可用以合成微生物自身的菌體蛋白。

菌體蛋白進入奶牛皺胃和小腸,被胃腸道中的消化液消化后,再被小腸吸收供奶牛利用。

大多數飼料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率為50%-80%,而奶牛吸收的氨基酸中,約有60%-70%來自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體蛋白。

過瘤胃蛋白,又稱瘤胃未降解蛋白(RUP),是指在瘤胃沒有被微生物降解的那部分飼料蛋白質,也就是除去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蛋白質后剩余的部分。

這部分蛋白質進入奶牛真胃(皺胃)和小腸后,被其中的消化酶降解為短肽、氨基酸等小分子,被小腸吸收。一般飼料中,大約有40%左右的蛋白質不在瘤胃降解,而進入真胃和腸道。

奶牛對飼料蛋白質利用的這種特點有重要的生理意義。一方面,飼料中需要保證含有一定量的降解蛋白質,以作為瘤胃微生物合成菌體蛋白的原料,滿足瘤胃微生物增殖的需要,促進其對其他飼料營養的吸收利用;

另一方面,應當保證飼料中有一定比例的過瘤胃蛋白,使它們不被瘤胃微生物所降解,而在真胃和腸道直接分解,減少由于蛋白質“二次轉化”(即“降解合成菌體蛋白再降解”)造成的營養利用效率的降低,提高蛋白質的有效利用率。

這對高產奶牛特別重要,因為高產奶牛常常出現蛋白質的負平衡。近年的研究發現,在皺胃和小腸內,過瘤胃蛋白還可被降解,產生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分子,具有調節牛生理機能的特殊作用。

因此,在飼料中,應當保持合適的過瘤胃蛋白與可降解蛋白的比例。

image.png
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性、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請發送郵件至25538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發表評論

快捷回復: 表情:
評論列表 (暫無評論,44人圍觀)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